登陆

积极财政:数字游戏还是结构性改革?

author 2025-03-09 42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DeFiNFTWeb3元宇宙区块链技术

积极财政政策的“积极”之处:一场数字游戏?

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一出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首次突破4%的赤字率。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其解读为“更加给力”,但我总觉得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。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,我们也曾祭出“积极财政政策”,结果呢?短期内看似稳住了经济,但随之而来的地方债问题,至今仍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当然,这次的背景有所不同,经济下行压力确实摆在那里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这是“实事求是,因时因势顺势而为”,或许吧。但我想问的是,这种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方式,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?赤字率突破警戒线,难道不应该更谨慎地评估长期影响吗?

地方债:拆东墙补西墙?

说起长期影响,就不得不提地方债。这次预算报告中,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达到了4.4万亿元,其中一部分将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。这不禁让人想起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棚改,以及随之而来的房价上涨。历史会重演吗?

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提到,部分专项债可能用于化解存量债务。这话说得好听,不就是借新还旧吗?短期内或许能缓解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,但长期来看,债务规模并没有减少,只是转移了而已。这种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做法,究竟能撑多久?

更令人担忧的是,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。有了专项债,是不是又会盲目上马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项目?要知道,过去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教训了。如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,那么新增的债务只会加剧未来的风险。

民生支出:蛋糕够大吗?

预算报告中,教育、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有所提升,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。毕竟,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衣食住行,以及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的医疗保障。财政部也宣布要适当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,这无疑是个好消息。

但是,蛋糕真的够大吗?考虑到人口老龄化、医疗成本上涨等因素,这些增加的投入能否真正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,恐怕还要打个问号。更重要的是,钱要花在刀刃上。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,避免浪费和腐败,才是关键。

况且,民生支出的增加,是否会挤压其他领域的投入?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同样需要资金支持。如果顾此失彼,可能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。

“积极”的背后:结构性问题何时解?

总的来说,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传递出一个信号:政府正在努力稳增长、惠民生。但是,我们不能只看到数字的增加,更要关注背后的结构性问题。

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、地方债风险不断累积、民生支出占比仍然偏低…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,那么再“积极”的财政政策,也只能是饮鸩止渴。

我始终认为,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,不能只靠财政刺激,更要靠改革。只有通过深化改革,才能释放经济的活力,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Powered By sibie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