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人工智能(AI)概念股持续受到市场关注,但估值过高和业绩不确定性一直是投资者担忧的问题。近期,多家AI科技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,多只AI科技股业绩预喜,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科技股估值和基本面的担忧,也标志着AI产业投资正从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。
业绩亮眼,基本面支撑增强
多家AI芯片和相关领域的公司业绩增长显著。例如,中芯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.7%,达到577.96亿元,尽管净利润因资金收益下降而有所下滑,但营业收入的强劲增长依然令人瞩目。芯动联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.25%,燕麦科技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62.36%。这些公司业绩的增长,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也为众多基金的重仓投资提供了基本面支撑。
基金重仓,价值投资理念凸显
上述业绩预喜的个股大多是公募基金的核心重仓股。例如,中芯国际就获得了761只基金的重仓,其中包括许多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。基金经理们对这些公司持续加仓,显示出他们对AI产业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,也体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,即投资于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。
一些基金经理在公开场合表示,他们对AI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他们认为,随着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,我国制造业优势将由劳动力成本驱动转向技术和创新驱动,国内一大批企业将成为全球创新制高点的独角兽,实现主营收入持续增长、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张和ROE的上升。
从主题投资到基本面投资的转变
过去,AI概念股的投资更多的是基于市场热点和政策预期,属于主题投资。而现在,随着业绩的逐步兑现,AI产业的投资逻辑正发生转变,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公司的基本面,寻找股价和基本面良性驱动的投资机会。
多位基金经理表示,他们更看重个股的业绩支撑,并预计市场会在强预期和弱现实之间继续拉扯,直到基本面拐点的到来。他们认为,AI产业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入右侧趋势投资阶段,未来一个季度将进入业绩验证期。
未来展望:聚焦细分领域,寻找业绩惊喜
展望未来,AI产业发展仍充满机遇与挑战。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,2025年及以后,AI应用端、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将迎来更多投资机遇。投资者需要更加注重基本面的兑现,选择具有长期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。同时,需关注国内科技自主链条的稳步推进,把握相关公司在基本面加速兑现阶段的投资机会。
区块链技术与AI产业的融合
值得一提的是,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、安全透明的技术,可以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。例如,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构建AI模型的训练数据安全存储和管理系统,确保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;还可以用于建立AI应用的信任机制,提高用户对AI应用的信任度;此外,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用于构建AI领域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(DAO),促进AI产业的协同发展。因此,关注区块链技术与AI产业的融合发展,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遇。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应独立进行投资决策,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