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春节,一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行狂欢席卷中国。同程旅行发布的《2025非遗春节旅行地图》显示,全国各地非遗项目成为热门打卡地,展现出中国非遗文化的蓬勃活力和深厚底蕴。
非遗热点城市与项目:南北均衡,多元并举
《地图》数据显示,大理、泉州、北京、福州、上海、哈尔滨、天津、西安和苏州成为十大热门非遗打卡城市,呈现出南北均衡的分布态势。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,既包括世界级非遗项目,例如泉州南音、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、西安鼓乐等,也涵盖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,如大理白族扎染、北京京剧、福建英歌舞、上海豫园灯会、苏州评弹等。此外,长城、故宫等历史建筑也吸引了大量游客。敦煌莫高窟,虽然并非非遗项目,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其壁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刻的人文体验。
技艺体验与民俗观赏:多元化的非遗旅游体验
数据显示,技艺类和民俗类非遗项目最受游客青睐。例如,大理白族扎染因其互动性强、气候宜人等因素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;福建英歌舞的震撼表演以及上海豫园灯会的独特视觉体验,也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此外,北京厂甸庙会、千军台庄户村幡会等国家级非遗项目,以及哈尔滨的冰雪雕技艺,也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选择。
各地非遗活动:丰富多彩,区域特色鲜明
除了热门城市,其他地区的非遗活动也为春节增添了丰富的节日元素。例如,河南浚县的中原民俗文化节、安徽铜陵的竹马灯表演、贵州兴义的鱼灯活动等,都展现出各地独特的文化特色。苏州的“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”活动,更是汇集了全国200多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,规模盛大。一些地区还将非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推出了创新活动,例如无锡的龙砂医学义诊等,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。
非遗旅游的经济效应:带动酒店预订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
非遗春节的火爆也带动了相关城市的酒店预订热度,福州、洛阳、哈尔滨、泉州等地的酒店预订率居高不下。大理、泉州等地甚至出现酒店爆满的情况,这体现出非遗旅游的强大经济拉动效应。
非遗旅游:新兴旅行风向标,文化认同成新趋势
同程研究院认为,非遗旅游的兴起,标志着人们从以往的购物游、山水游转向对文化内涵的深度追求。非遗旅游已成为新的旅行风向标,文化认同感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重要驱动力。 此次非遗春节的盛况,不仅展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,也为推动非遗传承和发展,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 未来,随着人们对文化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,非遗旅游市场将持续发展壮大,为中国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。
StarRider
回复不错,这篇文章让我对2025年春节期间的非遗旅游有了更全面的了解,特别是各地非遗项目的分布和特色活动,感觉很有参考价值。新年想去看看!